|
|
|
|
|
做好净化处理系统的根本在哪儿? |
|
养殖污水处理技术
生化处理技术生化处理主要包括厌氧处理、好氧处理以及厌氧一好氧处理等不同处理组合系统。养殖污水处理工程
(1)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在养殖场粪污处理领域中是较为常用的。厌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的降解作用使污水中有机物质达到净化的处理方法。在无氧的条件下,污水中的厌氧细菌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分解生成有机酸,然后在甲烷菌的作用下,进一步发酵形成甲烷、二氧化碳和氢等,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又可得到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沼气。对于养殖场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必须采用厌氧消化工艺,才能将可溶性有机物大量去除,而且可杀死传染病菌,有利于防疫。有试验表明,采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猪场废水,COD去除率达80%,BOD5去除率达96%,SS去除率达78%。厌氧生物处理通过厌氧发酵产沼气,降低污水中COD,BOD含量的同时实现资源化利用,其处理费用低于好氧处理,是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2)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好氧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生物代谢的特点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使畜禽养殖污水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好氧微生物以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底物进行好氧代谢,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逐级释放能量,最终以低能位的无机物稳定下来,达到无害化的要求。好氧生物处理法可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类。天然好氧生物处理法有氧化塘和土地处理等。人工条件下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采取人工强化措施来净化废水,该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和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序批式活性污泥(SBR)、A/0及氧化沟等。养殖污水处理工程
(3)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厌氧生物法可处理高浓度有机质的污水,自身耗能少,运行费用低,且产生能源,虽养殖污水经过厌氧处理后污染物浓度虽得到很大程度降低,但是氮、磷等含量仍然很大,难以达到现行的排放标准。此外,在厌氧处理过程中,有机氮转化为氨氮,硫化物转化为硫化氢,使处理后的污水仍具有一定的臭味,需要做进一步的好氧生物处理。研究指出,奶牛场养殖废水经两相厌氧后再利用好氧曝气处理,COD去除率达到98%,BOD去除率>98%,氨氮去除率>97%;试验证明采用改进的厌氧十好氧(厌氧/原水间歇曝气工艺,Anarwia)+氧化塘工艺处理高浓度养殖废水,处理后总出水COD的平均去除率为98.8%,NH3-N的平均去除率为90.6%,SS的平均去率达到92.7%。经该系统处理后,出水水质可以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标准》(GB18596一2001)的要求。厌氧好氧联合处理,既克服了好氧处理能耗大与土地面积紧缺的不足,又克服了厌氧处理达不到要求的缺陷,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净化效果好、能源环境综合效益高等优点,特别适合产生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畜禽场的污水处理。
自然处理技术自然处理主要包括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废水灌溉系统和人工湿地等。
(1)氧化塘处理技术:氧化塘又称为生物稳定塘,它是一种利用天然的或者人工整修过的池塘进行污水生物处理的方法。常用的稳定塘有兼性塘、好氧塘、厌氧塘、水生植物塘等。它对污水的净化过程和天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当污水在塘内停留较长时间时,其中含有的有机污染物就会被水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降解,其中所需的溶解氧可以由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和塘面的复氧作用提供,也可以由人工曝气法提供。氧化塘作为环境工程构筑物,主要是用来降低水体的有机污染物,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并适当去除水中的氮和磷,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等。据研究表明,沉水植物氧化塘对总磷的去除率介于28%~98%,对总氮的去除率介于19%~65%。氧化塘处理法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净化效果好的特点,塘内种植的水生植物也可作为饲料或绿肥。但是,氧化塘处理技术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比较大。在附近有废弃的沟塘、滩涂可供利用时,应尽量考虑采用此类方法。养殖污水处理工程
(2)工湿地处理技术:人工湿地就是通过沉淀、吸附、阻隔、微生物同化分解、硝化、反硝化以及植物吸收等途径以去除废水中悬浮物、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等物质。人工湿地技术实质上就是模拟和强化自然湿地功能的技术。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起净化作用的是植物、基质和微生物。近年来,人工湿地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叶勇等研究表明木榄系统和秋茄系统牲畜废水N营养盐去除率在淡水条件下为95.5%和84.3%,海水条件下则为98.0%和92.7%;P营养盐去除率在淡水条件下为91.8%和79.2%,海水条件下则为97.8%和88.0%,表明两种植物对N,P的去除效果较好。廖新梯等分别以香根草和风车草为植被,建立人工湿地,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BODS可达80%以上。人工湿地处理方法投资较省,能耗少,运行管理费用较低,不需要复杂的污泥处理系统;且便于管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但是,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土地占用量较大,处理效果容易受季节温度变化的影响,建于地下的厌氧系统出泥困难,且维修不便,并且还有污染地下水的可能。
光合细菌和EM制剂净化技术EM菌即指有效微生物菌群,而光合细菌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菌种,此外,EM菌还包括放线菌、醋酸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芽抱杆菌等菌种。光合细菌和EM制剂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一种具有特殊营养、促生长、抗病因子和高效率净化养殖污水及对环境和水产动物无毒无害的特殊细菌,在水处理和动物养殖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张凤杰等对EM技术用于污水处理的效率进行了研究,发现同对照组相比,当水力停留时间为6h,CODcr、BOD5、NH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5.92%,99.03%,91.87%和96.77%,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0.11%,8.04%,8.48%和18.41%。郑耀通利用高效菌藻系统资源化处理畜牧养殖废水。试验表明该菌藻生态系统可以使酸化养猪场污水在48h内BOD5、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96.8%,98.7%,同时产生6.54g/L菌藻蛋白。目前光合细菌和微生物絮凝剂以及复合菌剂共同作用处理水产养殖污水的方法已进入实际应用阶段,而这些方法在畜禽养殖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也鲜有报道。
|
|
|
| |
|
|
|